临时建筑可以办培训机构吗?
1 、临时建筑不能办培训机构;培训机构应具有与培训层次、类别、项目和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和图书资料 ,办学场所的建筑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,其中培训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三分之二 。
2 、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场所应当设置在合法建筑内,单独的培训场所用房建筑面积不得低于100平方米。不得选用工业厂房、居民住宅、临时建筑 、危房、地下室、半地下室 、仓库、车库、医疗卫生用房以及其他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。应当避开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和可能危及学生人身安全的场所 。
3、培训机构消防要求主要包括以下方面:技术方面 建筑防火:场所设置需遵循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标准 ,严禁位于地下或半地下 、居民住宅、工业用房或临时搭建区域。不得使用易燃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搭建,避免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。
4、选址要求: 体育培训机构不能设立于地下 、半地下或居民住宅、工业用房以及临时搭建或加盖的房屋内,需确保远离火源与易燃物 。 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: 高层建筑中的体育培训机构需具备独立的安全出口与疏散楼梯 ,以保障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撤离。
5、建筑防火:场所设置需遵循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标准,不得位于地下或半地下 、居民住宅、工业用房或临时搭建区域。严禁使用易燃可燃夹芯材料彩钢板搭建,避免采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 。
c类接触的同住人属于啥
1、C类接触的同住人属于次密接者。密切接触者是指与病毒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2天开始或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2天开始。与其有近距离接触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 ,包括共同居住者,可能产生气凝胶环境诊疗活动中的医护人员,密闭环境共同就餐或娱乐者,在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,探视病例人员,以及其他形式的直接接触者。
2 、居家防控指南 同住人员起居注意 非必要不外出、不接受探访 。除生活必需品和药品外,尽量不订购其他快递、外卖。居家隔离康复人员原则上单独居住 ,同住人接触时需做好个人防护,采用分餐制,使用专用餐饮具。
3 、年9月 ,该房所在地块列入征收范围,该房内有户籍人口4人,分别为A、B、C、D 。该房由B 、C、D居住使用。
4、C 、对公房内居住的未成年人实际承担监护义务的。属于本市两处以上公房承租人的 ,其对各处被拆迁公房的补偿款均有权主张分割 。
上海出舱出院人员回小区后如何管理?
1、四是如有发热等症状,应做好个人防护,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。上海市防控办要求 ,各区要指导督促街镇加强对接,做好政策解释疏导,居(村)委会、物业等不得阻拦 、拒绝有关人员返回社区。
2、若有发烫等病症,应做好安全防护 ,立即到定点医疗机构隔离病房就医 。市防治办规定,各个区要具体指导催促街镇加强连接,做好现行政策表述疏通 ,居(村)委员会、物业管理等不可阻止 、回绝相关工作人员回到小区。
3、居家健康监测期间,人员应佩戴口罩,尽可能单独居住在通风良好的房间 ,减少与同住人的接触,分餐饮食,勤洗手 ,避免外出活动。在监测的前六天无需进行任何检测,第七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。此外,随申码在此期间会被赋为“黄码”。出院、出舱人员需注意以下事项:监测结束后三个月内 ,无需纳入社区筛查。
什么算密接
1 、算密接,因为处在同一空间里。同一家人一起生活过的亲戚朋友等是密接者,公司的同一工作场所的同事算密接者,同一个空间里的人算密接者 ,作为密接者由于相隔距离近,加上空气流通等原因较容易造成一些易感染的情况而发生,也就是说密接者感染风险大 。
2、密接为同工、同住、同餐 、同厕人员 ,及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医护/监管人员、探视家属或其他近距离接触人员。 4)现场调查人员根据现场情况和环境检测结果等,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接判定标准的人员。什么是次密接 对与感染风险较高的密接共同居住、工作和学习等接触频繁人员可判定次密接 。
3 、密切接触者,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症状出现前4天开始 ,或者无症状感染者标本采样前4天开始,与其有近距离接触,但未采取有效防护的人员。
4、核酸10人一组出阳性算密接。如果该组检测中出现阳性结果 ,那么该混采管的10个受检者都会被视为密接者,需要进行隔离观察,并重新采集单管拭子进行复核 ,以确定具体的阳性患者 。
5、在同一空间多久算密接是14天内算时空密接。 时空密接其实指的是时空伴随,指14天内,与确诊患者在同时间和空间网格内(800米×800米),共同停留过10分钟。通俗地说 ,与确诊患者14天内行程轨迹有过交集,无论是通讯信号漂移,或擦肩而过 ,都有可能被认定为时空密接者 。
6 、有过相处都算是亲密接触。简单来说,就是在发病之前,双方生活在一个空间内 ,都可以算作密接,即便没有近距离接触过。以前,我们提倡的密切接触 ,是在密闭的空间中,有过亲密接触,比如唾液接触 ,与感染者一起用餐,还有间接接触,共用感染者用过的物品,近距离交流 ,未佩戴口罩,有可能被感染 。